林心小筑

“躁动的地球”地球板块移动似乎几十亿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地球的内部结构大多被比喻为“煮熟了的鸡蛋”。中心蛋黄部分称为“核”,周围的蛋白称为“地幔”,蛋壳则称为“地壳”。

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北部地下横卧着一块绵延长1000千米、宽约1000千米、厚100千米的巨大冰冷岩石,如果把地球喻为煮熟的鸡蛋,那么这块巨石只不过是蛋白中的一块小石子而已。

这块疙瘩被称为“巨石”,其意为它出自巨大的岩石圈,在小笠海沟等沉入地下的太平洋板块中,暂时寄存在地下600~700千米的地方。

积存在地下660千米的板块

实际上,地球的结构是很复杂的,核分为外核与内核,地幔分上下地幔。核是由以铁为主的金属构成,地幔和地壳则由岩石构成。其中,地幔约占地球体积的80%。

寄存那块巨石的地下600~700千米的深度相当于上地幔与下地幔的边界附近。上地幔和下地幔皆是由硅酸盐矿物构成的,虽然超高压的下地幔和上地幔由相同物质组成,但是结晶构造不同,其密度也不同。由于巨石密度比下地幔的物质小,所以紧挨着其上积存。

据迄今对地球的研究所知,地幔经历了长时间缓慢的对流。这个对流的表层(整个地壳与软流圈以上的地幔的顶部)被称为“板块”。

地球的表层分成十几个板块,各个板块在不同地方或是碰撞或是分离或是彼此交错。在板块碰撞的地方,便会构成喜马拉雅山那样的高山或日本海沟那样的深沟。

海沟是板块钻入地球深部而形成的。例如太平洋的情形,南美海面过来的太平洋板块与载着欧亚大陆的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后潜入其下面。这个潜入的板块被称为板片,很多情形是它会积存在上地幔与下地幔的交界处而变成“巨石”(意指停滞的“不流动板块”)。

印尼地下有最大级生物巨石

20世纪80年代起科学家根据室内实验的结果就提出了巨石的存在的观点。到了90年代,科学家使用地震波勘探地球内部三维结构的新方法,确认了其存在。地震波的传导速度,会随着物质固体或流体以及温度和压力的高低而不同,利用这个性质勘探地球内部,现已确认日本列岛的地下,以及印尼、南太平洋的汤加、南美、中美等地下均有巨石存在。

其中最大的是印尼地下的巨石。来自东北的菲律宾海板块,钻入来自西南的印度板块之下,这两个板块合在一起构成巨大的巨石。只有当板块钻入,巨石才逐渐变大,而一旦达到某种程度,就会与地表的板块一起被扭断、塌落。通过计算机模拟,人们成功地模拟出了巨石的成长形态。

另一方面,被扭断的巨石经过1000万年左右的时间,已积存在深2900千米的地幔底部,紧挨着地核上面。实际上,通过震波勘探发现,在亚洲下面的地核上同样积存着“巨石的残骸”,这意味着过去有巨石塌落过。

巨石塌落改变板块移动的方向

专家指出,巨石的塌落有可能引起全球规模的异变。考虑到板块移动的原动力是钻入地下深处板块的自身重量,我们设想板块是铺在桌子上的台布,如果台布比桌面还大,且一边垂于桌外,因其自身的重量会拽拉留在桌上的台布,不久整块台布就会从桌子上滑落。如果剪掉从桌子上垂挂下来的部分,桌布就不会落下。所谓“剪掉垂挂下来的部分”是指巨石塌落。

太平洋板块垂挂下来的地方不只一处。日本海沟、小笠原海沟、汤加海沟、阿留申海沟等,都有巨石在那里垂挂着,印尼地下与东亚地下的巨石特别大,太平洋板块像是被这块巨石拽着似的,从东向西运动。

假如现在东亚的巨石塌落,它会变成什么样呢?

决定太平洋板块移动方向的巨石力平衡遭破坏,结果会改变板块的移动方向。实际上,这并不是假设而是真实的存在。模拟实验结果指出,距今5000万-4000万年前,所谓新生代始新世前期,在亚洲地下的巨石有可能会塌落到地幔。由地震波勘探发现的这块滑落巨石是停留在核上的残骸。而在太平洋发现的一个在始新世前期改变板块移动方向的证据,是天皇海岭绵延到夏威夷群岛的海底山脉。

这与那里的热源有密切关系,通过从地幔深处上升的高温热源引起火山的活动。由于这种火山是在移动板块上制造的,故之后即与板块一起移动。另一方面,热源固定在地幔深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山偏离热点并切断了岩浆的供应源而变成死火山,接着在热源上又制造新的火山。

这个过程的周而复始,便构成了日后人们所看到的由超过20个海山构成的天皇海岭与夏威夷群岛。但是,这个天皇海岭与夏威夷群岛不是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相对于古代制造的天皇海岭——几乎呈南北走向,而比较新的夏威夷群岛则是从东南偏东向西北偏西排列。

如果板块的移动与现在一样,从东往西呈一定的方向,则海山理应排成一条直线。不排成一条直线,就意味着板块前进方向在途中起变化,其转折点是在5000万-4000万年前。

海沟或火山带重新制造

所谓“改变板块移动方向”,意味着涉及板块运动的地形或地质活动发生了变化。由于板块沉入易使上地幔松动,从而产生岩浆。例如日本火山就是由这样的岩浆构成。

始新世前期,太平洋板块由向北改成向西。结果诞生了马里亚纳、汤加等海沟,并在其上形成许多火山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等。如果将来再次改变太平洋板块的移动方向,估计现有的某海沟很可能就消失了,于是日本列岛的火山断了岩浆供给源,其活动随之减弱。

2006年,日本拍摄的电影《日本沉没》,说的是巨石塌落到地球深处,因而引起日本沉没。这当然是假设。事实上,即使巨石塌落,日本也不会沉没。但是,如果板块伴随巨石的塌落而沉入的话,那么,日本列岛的火山活动会减弱,不久便会停止。由于日本是在岩浆的热隆起的地幔之上,现在火山不活动了,日后或许会慢慢地沉入也未可知。

北极圈曾有热带林

在地球内部有巨石塌落的始新世前期,地球表层的环境有什么大的不同呢?据迄今对地质或古生物的研究可知,所谓始新世前期时代是全球规模的温暖气候,在北极圈有热带林,另外,哺乳类动物发生多样性变化。巨石的塌落与这些变化有关系吗?

在引起崩落的5000万-4000万年前,地球北极圈是亚热带雨林。调查加拿大阿克赛尔海伯格岛始新世前期的底层时,确认有裸子植物水杉或水松的化石林。众所周知,水杉或水松是喜亚热带湿地的树木。在北极圈大量发现那种化石,说明当时全球的气温较高。也有计算机模拟数据表明,当时北极圈冬天的气温达到18℃。

另一方面,这个时代的动物是以哺乳类为主角。专家指出,始新世前期是出现至今还生存的许多哺乳类的时代。从化石中知道,6550万年前恐龙灭绝之后,只有几种哺乳类动物存活于世上,但一到始新世哺乳类就增加到比现在还多30种左右的规模。

始新世前期曾出现现代哺乳类动物,关于它的原因,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假说。或许这与地球的环境变化如巨石塌落有关,但在年代上还有差距。按2016年的地质年表,哺乳类的初选是与始新世一起开始的,即5500万年前,这与巨石塌落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又有500万年左右的差距。

此外,5500万年前在挪威海面还曾发生过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突然溶解,释放大量甲烷的事件。甲烷与二氧化碳一样,被视为带来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而且计算机计算结果是这时溶解的量在1500吉吨以上(1吉吨为1吨的10亿倍)。据此,估计地球的平均气温一下子上升了8℃。

如果巨石塌落能使周围的部分地幔物质上升到表层,则其释放的热量有可能融化沉睡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基于此,释放甲烷引起全球变暖也未曾不可。问题是现代哺乳类的出现与巨石塌落的年代不一致,倘若能够作出弥补这500万年时差的合理假设,那么或许就可以推导出地球内部变动与表层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了。

此文由 林心小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潮·科技 » “躁动的地球”地球板块移动似乎几十亿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
分享到: